Logo

行业专家

彭徽  
研究方向:主要从事电子束物理气相沉积涂层制备技术、电子束选区熔化增材制造(3D打印)技术、热障涂层等方向研究
高级工程师
研究方向:高温结构材料热腐蚀行为与机理;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微观强化机理; 高温合金与热障涂层界面行为与机理; 计算材料学,第一性原理计算。
讲师
研究方向:
高级实验师
杨圣雪  
研究方向:1)二维材料合成(CVD/CVT);二维材料异质结的构筑、器件微纳加工;二维材料器件的电学性质、光电性质、传感性质研究。2)贵金属纳米结构的电催化性能研究(ORR/HER/MER)。
副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刘敬华  
研究方向:磁致伸缩材料,功能材料的单晶生长
高级实验师
刘雪峰  
研究方向:高性能金属材料控制凝固新技术 难加工金属材料控制成形新技术 先进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制备加工新技术 新材料短流程高效成形新技术 高附加值材料表面处理新技术 材料智能化制备加工及金属3D打印新技术 新型纳米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

奖项、荣誉 16项
研究方向:磁畴结构及多物理场调控 拓扑磁畴结构材料 稀土永磁材料 磁相变材料 磁屏蔽及吸波材料
助理教授
近5年学术论文 20篇
任学平  
研究方向:材料加工理论 特种材料及其加工 双相不锈钢 声隐身材料 装甲防护材料
教授
奖项、荣誉 2项
孙建林  
研究方向:材料成形摩擦、磨损与工艺润滑技术;纳米润滑技术;金属成形工艺润滑剂的研发、评价与应用技术。钢铁及有色金属加工工艺、加工表面质量控制;材料成形摩擦、磨损与工艺润滑技术等
教授
近5年学术论文 4篇
参与编著 5 册
软件著作权 1 项
毕晓昉  
研究方向:氧化物纳米薄膜生长机理、电输运特性、磁电耦合作用以及光学特性; Fe-6.5%Si取向合金制备及微观结构与磁性能。
教授,博士生导师
国内外专利 6项
近5年学术论文 10篇
研究方向:1.新型二维材料的合成及其光电表征; 2.二维异质结构的设计及合成; 3.催化(传统催化及电催化); 4.新能源材料(锂离子电池,锂-空电池,锂-硫电池)
教授,博士生导师
近5年学术论文 13篇
孙志梅  
研究方向:先进材料人工智能、计算材料学、半导体材料、高性能结构材料等。
教授、国际交叉科学研究院副院长
近5年学术论文 10篇
于荣海  
材料物理中心主任
研究方向: 1.磁性及磁性复合材料; 2.储氢及能源材料; 3.磁光电关联体系和自旋电子材料; 4.低维材料及其制备科学。 5.973课题:纳米软磁复合材料 6.自然科学基金:ReMgNiCo储氢合金强磁场改性及与性能关联, 7.863重大项目课题: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产业化, 8.863重大项目课题:高性能稀土储氢合金及产业化, 9.博士点基金:SnO2稀磁半导体的研究,
教授、博士生导师
近5年学术论文 5篇
朱立群  
研究方向:材料表面功能性涂镀层,复合电沉积功能镀层及精细元器件制备,钕铁硼材料的表面防腐蚀新方法,航空铝合金薄板材料的应力腐蚀机理,特种管道材料表面阻垢(地热水管)、防结蜡(采油钢管)机理,非晶态合金电沉积薄膜技术,轻合金材料(钛、镁合金等)表面化学转化膜及电化学转化膜技术,材料表面功能(亲水、憎水)涂料及涂层技术、复杂环境下的涂镀层模拟加速腐蚀试验与评价,航天特殊部件的功能性表面处理等方面的研究与应用。
教授,博士生导师
奖项、荣誉 3项
参与编著 7 册
软件著作权 1 项
康永林  
研究方向:1. 新一代钢铁材料的轧制工艺与组织性能控制; 2. 汽车用先进高强板及深冲板的研究开发与成形技术; 3. 热轧高强韧板带材及型材轧制工艺及品种开发; 4. 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技术及新产品开发; 5. 金属材料成形过程数值模拟与组织性能预报金属材料; 6. 新一代钢铁材料加工过程组织性能控制与模拟
终身教授,博导
奖项、荣誉 4项